https://csr.cw.com.tw/article/42725
歐盟CBAM碳關稅才剛一讀通過,美國國會也加緊推動美版碳關稅法案,合計占台灣直接出口21.8%、金額逾千億美元。兩大市場的碳關稅有何異同?對台灣的影響為何?
美國氣候立法頻頻出招,除了通過美國史上最大的氣候投資法案:《降低通膨法案》(Inflation Reduction Act),美國參議院6月7日還提出美版碳關稅:《清潔競爭法案》(Clean Competition Act,簡稱CCA)。
一旦通過,美版碳關稅將在2024年上路,後來居上,比2027年才要正式生效的歐盟《碳邊界調整機制》(CBAM)更快。
兩大先進市場加速推動碳關稅制度,對台灣的影響為何?
碳關稅上路後對台灣的產業影響會是?圖片來源/Unsplash
根據財政部統計資料,美國與歐盟分別是台灣2021年第三大與第四大出口市場,兩者合計貢獻台灣「直接出口」超過千億美元,占台灣總出口金額達21%。2022年1-7月的最新統計,台灣對美國出口也已達451億美元、年增29%,對歐盟出口累計209億美元、年增21%,碳關稅上路後,對台灣產業影響相當大。
尤其,台灣最大出口市場為中國(含香港),其中多數為中間財,意即出口到中國大陸後,經過再加工再出口至美國與歐盟的間接出口金額更高。
這對隔著大西洋的雙胞胎,儘管同時起跑(前身都在去年7月提出),CCA還在提案階段,CBAM新版草案已在歐洲議會一讀通過,成為全球第一個碳邊境調整機制法規,立法速度上跑得更快。
首先,歐盟CBAM的目的是防止碳洩漏(Carbon Leakage),避免因歐盟採取較嚴格的溫室氣體管制,導致產業外移至管制較鬆的境外區域,無助於全球減排,也平衡競爭環境,確保所有歐盟內的產品都有相同的碳成本,亦鼓勵進口國減排。
CBAM看的是絕對碳排量,適用所有進口到歐盟的商品。
進口商須按歐盟排放交易體系(ETS) 的每周平均碳價(目前約每噸 84 歐元)計價購買CBAM憑證,但進口商品若已在原產國付過碳稅或購買排放配額則可豁免,避免重複計算。
徵收對象涵蓋鋼鐵、鋁、水泥、化肥、電力,6月時更擴大到氫、氨、有機化學品、塑膠和使用上述原料的加工產品,並納入溫室氣體排放「範疇二」的間接排放,亦即製造商外購能源(如電力、熱能等)所產生的間接碳排。
CCA的目的相似,主要是懲罰碳密集型產品的製造商,提高碳排相對較低的美國公司的競爭力。
從法案名稱裡的「競爭」二字就看得出來,同時也激勵未履行氣候與環境義務國家的製造商脫碳。但CCA有兩大根本差異:計費方式和適用對象。
第一眼看去,最大的差異就是美國怎麼計算碳費。相較於CBAM直接和歐盟碳市場掛勾,CCA簡直曲折離奇,這是因為美國沒有全國性的統一碳定價或碳市場,只好改以美國產品的相對碳排放強度(carbon intensity)當作課徵碳稅的基準,且僅針對超出該行業美國國內平均(行業基準線)的部份進行懲罰性收費,目前定價每公噸55美元,因應通膨年漲5%。
為何繞了一大圈?因為儘管推了很多次,美國就是喬不定碳價,就當前政治情勢也不可行。
CCA算是另闢蹊徑,打破了碳定價的政治死局,以相對碳排放強度作為徵收碳稅的基準。CCA主要提案人是民主黨參議員懷特豪斯(Sheldon Whitehouse),當了三任參議員,他認為這不失為一個辦法,至少讓碳排污染有成本,而且比全國性的碳定價容易推過。
第二,CCA不僅適用進口商,也適用美國國內製造商,但美國國內製造商出口到其他國家能獲得出口退稅。
有分析認為,這讓它更接近碳邊境調整費,而不是只對外來者課碳關稅,由此可避免違反世界貿易組織(WTO)的國民待遇原則,亦即給予締約國的商品或服務和本國同等的待遇,不加歧視。
初步徵收對象為碳密集型的初級產品,包括化石燃料、化肥、造紙、水泥、玻璃、鋼鐵、鋁、氫、乙醇等25個行業。2026年起,徵收對象還會開始向下游延伸,擴大至碳密集原料達500磅以上的成品,2028年門檻再降至100磅。
那,基準線如何計算?
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 (CBAM) |
美國清潔競爭法案 (CCA) |
|
預計上路時程 | 2027 | 2024 |
受影響產業 | 鋼鐵、鋁、水泥、化肥、電力、氫、氨、有機化學品、塑膠、間接排放等 |
◎化石燃料、精煉石油產品、石化產品、化肥、氫氣、己二酸、水泥、鋼鐵、鋁、玻璃、造紙、乙醇等25 個行業。 ◎2026年起,擴大至碳密集原料達500磅以上的成品,2028年門檻再降至100磅。 |
徵收對象 | 進口商 | 進口商與美國國內製造商(豁免最低度開發國家) |
計價方式 | 絕對碳排量X ETS每周平均碳價 |
◎超出美國該行業碳排放強度基準線部份 X 55美元/噸(年漲5%) ◎2025年起基準線逐年下調 |
碳費用途 | 75%納入歐盟預算,25%資助成員國的氣候行動,最低度開發國家碳費須用於助該國脫碳 | 75% 資助管制行業脫碳,25%資助最低度開發國家脱碳 |
2021年台灣出口表現 | 歐盟是台灣第四大出口市場,2021年出口金額約318億美元,年增39% | 美國為台灣第三大出口國,2021年出口金額約657億美元,年增30% |
CBAM、CCA超級比一比。整理/王茜穎
要計算行業碳排強度需要數據,但目前缺乏各行各業、各國的可靠碳排數據,更別提細緻到個別企業的數據了,美國財政部只好自己動手。
它要求美國製造商提交碳排量、年用電量和年產量的數據,再算出各行各業(含範疇一和範疇二)的平均碳排放強度,作為該行業基準線。上路第一年,基準線為100%,但隔年2025年至2028年,基準線將每年下調2.5%;2029年起,每年下調5%。
碳排放強度是每單位GDP所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,可用來衡量脫碳程度,逐步下調基準線意味著單位GDP的碳排量必須減少,而且標準將越來越嚴格,經濟成長、能源脫碳、低碳科技進步等都是變項。
基準有了,比較麻煩的是該如何計算進口商的碳排放強度。CCA僅採納透明且可核實的國家所提供的碳排數據,對那些數據不透明的國家,以原產國整體經濟的碳排放強度來算。
那誰首當其衝呢?美國智庫「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」(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,簡稱CSIS)分析用管制產業的進口額來算,加拿大身為美國第一大貿易夥伴,受到的衝擊最大,其次是墨西哥、俄羅斯、中國和沙烏地阿拉伯。
收了碳費之後呢?有何用途?
其實兩者大同小異,CBAM打算75%納入歐盟預算,剩下的25%資助成員國的氣候行動,唯一例外是來自最低度開發國家(Least Developed Countries)的碳費須用於協助該國脫碳,實現淨零碳排。美版CCA則直接豁免最低度開發國家的碳稅,不僅如此,還用25%的收入資助他們脱碳,75% 資助管制行業脫碳。
當然,目前都還在紙上談兵,但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認為,CBAM有望在未來幾個月達成協議,CCA八字沒一撇。 無論如何,歐美已經先行,未來各國市場預期將陸續加入,以免自家產業遭到不公平競爭,出口導向的台灣想不滅頂,就得盡快「隨波逐流」。